查看原文
其他

汉武帝的奶奶如何从单纯小宫女成为霸道太后?

2017-04-11 木木 读史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木木(微信公号读史专栏作家)


她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却飞上枝头成为大汉王朝的第四任皇后,更跃居到了富贵权势的巅峰成为皇太后;


她不是丈夫的发妻,只是一名被当作礼物的宫女,却当上了皇后和皇太后、太皇太后;


她后来眼睛看不见,却依然能够掌控朝政;


她一味溺爱幼子,却因此间接害死了幼子……


她就是——汉文帝皇后窦猗房。

因为林心如在《美人心计》中的演绎,很多人知道了窦猗房,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她和丈夫刘恒并不是那么恩爱,她的皇后生涯、皇太后生涯和太皇太后生涯,过得并不都是那么随心顺意,但是,她依然是中国历史上留名史册的一个著名女性。


窦猗房是赵国人,平民出身,父母早逝,留下兄妹三人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生存。


因为天生的美貌,少女窦猗房被选入长安皇宫做了一名普通的宫女,不得已离开了兄长窦长君和弟弟窦少君。


窦猗房离开家乡时,窦少君还是个四五岁的小娃娃,窦猗房最后为他洗了一次头,还从出发的驿站里为他乞讨来一盆热水一碗冷饭,看着他吃完。


这一幕后来成为了姐弟俩相认的凭证,而当时,无论是去长安的窦猗房,还是留在家乡的窦长君和窦少君,都不知道接下来命运会怎么安排他们,那种生生离别的难过和对于未来的茫然,占据了他们的心灵。


但窦猗房的传奇人生,就是从这一刻才开始的,运气开始眷顾这个苦命的小姑娘。


温良端庄的窦猗房被吕雉挑中,成了吕雉宫中的侍女。


不久,刘邦病逝,刘盈继位,吕雉成了吕太后,她按照规制送刘邦诸庶子就国,同时赐给他们每人五名宫女。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除了嫡子刘盈,就是七个庶子,所以一共选出三十五位宫女,窦猗房入选。


身在长安的窦猗房一直惦记着远在赵国家乡的兄长窦长君和弟弟窦少君,所以她把自己千辛万苦省下来的一点钱拿去贿赂负责分配宫人的主管太监,想进入被送给赵王刘如意的五名宫女名单里,回到赵国去,就有希望能再见到亲人。


但是管事太监哪里看得上她那么一丁点的小钱,也或许是忙得没顾得上,结果窦猗房给分配到了代国,送给了代王刘恒。


代国在山西,赵国在河北,这下子窦猗房绝望了,她估计自己这辈子都回不了赵国,见不到亲人了。


一向温顺的窦猗房崩溃了,大哭大闹,不肯上宫车,掌事太监大为恼火,喊来手下,窦猗房被塞进宫车,一路上被严加看管,到了代国,进了代王宫中。

吕太后送来的宫女,代王刘恒得笑纳啊,那可是嫡母对于庶子们的恩典,所以就召见吧。


这一见,刘恒居然没看上另外那四位美艳光鲜、打扮精致的美人,反而中意了容颜憔悴、落寞抑郁的窦猗房,也许,在一直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求生的刘恒心里,这样的一个女子更适合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就这样,宫女依然是宫女,窦猗房却成了代王的宠妾,一口气为刘恒生下了三个孩子:长女刘嫖、长子刘启、次子刘武,在这代王宫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当时的代王宫,当家作主的是代王太后薄王太后;往下是出身高贵的代王王后,这位不见诸于史册的代王王后为代王生下了四位王子;再往下,才是窦猗房。


从小吃不饱肚子的窦猗房,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亲王宠姬,能为亲王生儿育女,所以她对于自己现在的状态非常知足,对薄王太后、王后和四位王子非常毕恭毕敬,礼数周全。


窦猗房的安分守己和低调温顺,让薄王太后和王后,还有刘恒都非常满意,代王宫中一片和谐,大家彼此相安无事。


几年之后,王后病逝,窦猗房被薄王太后安排做了代理王后,代王宫依旧一片平静安宁。


而长安城里,自窦猗房离开之后,这十六年来,从来就没有平静过,一番生死折腾之后,吕氏家族覆灭,刘邦的儿子们死得只剩下两个了,刘恒就是其中一个,被满朝文武们一致推选为皇位继承人。


刘恒中头奖的好运气主要是因为:他的生母薄王太后家底薄得近乎没有,他的代理王后窦猗房则更是可怜得几乎就是没有娘家,刚刚被吕太后和吕氏外戚欺负过的满朝文武们很看重这两点,一致举手表决:就刘恒了,他娘、他老婆都没有外戚,大家心里踏实。


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窦猗房重回了长安皇宫。

大喜之后是大悲,王后所生的四位嫡子陆续病逝,刘恒被打击得不行,居然自叹福薄,觉得这是因为自己不配做皇帝,要把皇位传给叔伯兄弟们,立他们中的一个当太子。


从薄王太后到前朝文武百官,全都吓得冷汗都出来了,不带这么玩的,尤其是几位当初选了刘恒得罪了其他刘家王爷们的重臣,一个劲儿反对:不行,不行,皇上您还有儿子啊,而且您还这么年轻,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皇子的,太子必须是您的儿子,这现成的不就有一个吗?


就这么着,刘恒现在的长子、窦猗房的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自然而然地,窦猗房被册封为皇后,小儿子刘武成了新任代王,后改为梁王。


我们无从知晓,刘恒的那一句要立叔伯兄弟为太子,是真心话,还是为了窦猗房和刘启上位而用的一招以退为进,毕竟,窦猗房的出身确实太低了,如果一下子就直接提出来立她为皇后、立刘启为太子,很大可能会遇到阻力。


目的达到了,心情甚好的刘恒还为了窦皇后赐给天下所有鳏寡孤独之人、生活穷困之人布匹米面肉食,对于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九岁以下的孤儿,更加到每人一石米、二十斤肉、五斗酒、两匹帛、三斤棉絮的数目。


这一下子,全国人民都拥戴窦皇后,窦皇后的声名一时传遍了祖国大地、大江南北,这广告效应,杠杠的。


那么接下来的认亲之事,就更是自然而然了,窦皇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窦长君,还找回了当年被拐卖的弟弟窦少君:认亲场面那是相当感人,见者伤心,闻者落泪,一大屋子太监宫女跟着哭啊。

拥立刘恒为帝的文武大臣们傻眼了:这是个什么情况啊,不是说是孤女吗?咋一下子冒出来又是哥哥又是弟弟的,这不会是又要来一个吕家吧?


他们纷纷赶紧对刘恒进谏:窦家兄弟俩这些年受苦了,不容易啊,皇上和太后很慈悲,已经追封了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也给了大笔钱财让这哥俩在长安定居了,但是他们毕竟不懂礼仪也没有学问,所以确实不适合做官,不如就多多给钱,好好养着,再找一些有操行道德和学问的长者,多多影响他们就好了,这样对大家都好不是。


刘恒是个好皇帝,从善如流,觉得这番话很有道理,于是就采纳了,新任国舅爷、窦长君和窦少君哥俩就这么着,成了长安城的富贵闲人,每天还免费学习,人品和学问越来越好!


刘恒这一家子也不知道怎么了,每次大喜事之后,就伴随着悲剧,这不家人团聚的喜庆还没散去,窦皇后的眼睛失明了,成了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盲人皇后。


通过林心如的演绎,大家不用说也都知道,当初窦猗房能够吸引刘恒,后来能够一直专宠,主要还是因为她有一双美丽的、善解人意的大眼睛,能看到外表尊容、内心惶恐的代王刘恒心里,能让刘恒对她产生信赖和亲近感。


如今的窦皇后,眼睛失明了,年老色衰了,刘恒作为皇帝,也不需要她的安慰了,后宫中大把年轻貌美的新晋美人们,都可以给予刘恒更多、更好的欣慰,所谓的夫妻情深,自然也就没有了。

刘恒的新宠们之中最出挑的当数邯郸慎夫人、尹姬二人,其中慎夫人尤甚,她很像当年的戚夫人,俨然成了后宫之首,无论待遇还是侍丛车驾等,都与窦皇后一模一样。


好在慎夫人无子,否则刘启的太子之位都危险了,因为温顺的窦皇后既没有当年吕皇后的手段手腕,也没有当年吕皇后的家底和与重臣们的战乱兄弟情,只能任人宰割,所以,面对慎夫人的嚣张和刘恒的偏心,窦皇后选择了忍让和沉默。


但是这世上总有更清醒的、更直性子的人,看不下去,愿意站出来说公道话,郎中袁盎冒出来了,他当着大家的面不让慎夫人越矩坐在窦皇后身边,惹恼了慎夫人和刘恒。


袁盎不顾刘恒的恼怒,跟他讲道理:尊卑有序,窦皇后是后宫之主,慎夫人再得宠也不应该坏了规矩,跟皇后平起平坐。皇上如果继续一味宠爱她,由着她乱来,实际上是害了她,皇上也不想她将来成为第二个人彘吧?


刘恒吓得差点摔倒了,他再一次从善如流,赶紧去叮嘱慎夫人以后不能再这么没规矩。


除了美女,刘恒还爱美男,他是个双性恋,所以,大家不要再盲目相信灰姑娘的童话了,现实中哪来的灰姑娘,那些看上去走了鸿运的灰姑娘,关起门来,还不定过的什么憋屈日子呢,更所以,窦皇后失宠,其实也是好事,落个清净。


刘恒男宠很多,见于史籍的就有近侍宦官赵谈、北宫伯子、邓通,这个邓通,对,就是历史上那个很有钱的邓通,刘恒甚至任凭邓通自铸钱币,他能不有钱吗。


失明、失宠的窦皇后这个皇后当得既胆战心惊也心塞,后宫实际的主子薄太后做主,给太子刘启迎娶了自己娘家的侄孙女小薄氏做太子妃。


等到刘恒去世,太子刘启继位为汉景帝,小薄氏成了皇后,窦皇后成了窦皇太后。


43 35423 43 15535 0 0 3899 0 0:00:09 0:00:03 0:00:06 3899太后憋屈的皇后生涯终于结束了,迎来了扬眉吐气的皇太后生涯。

刘恒是个孝顺儿子,刘启也是,当年他爹怎么孝顺薄太后的,如今他就怎么孝顺窦太后:


1.为外祖父起大坟——将窦老爷子当年葬身的深渊整个填掉,并且堆起封土,规模仿如一座土山,民间称之为“窦氏青山”;


2.封舅舅窦少君为章武侯,窦长君已经去世了,没等到外甥刘启亲封,他的儿子窦彭祖被刘启封为南皮侯;


3.窦太后堂侄儿窦婴在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胶西王刘卬、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共同举兵作乱反叛)时自愿请战,立下赫赫战功,封魏其侯;


4.窦太后推崇黄老之术,刘启就让自己的大小儿子们一齐尊奉并习学黄老之术,并且自己首先以身作则;


5.窦太后宠爱幼子刘武,总觉得刘启的帝位应该传给刘武,刘启就对弟弟刘武说:等我将来走了,你来继位。

窦太后乐坏了,可是,她还是不太了解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刘启才不会真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的。


七国之乱中,刘武为兄分忧,奋起抵抗,以弱敌强,成功地遏制了七国军队进攻京城的部署,梁国军队所立下的战功、斩杀俘虏的叛军数目,竟与朝廷军队相差无几,刘武所立的功劳,丝毫不逊于他那位高踞帝位的哥哥刘启。


窦太后和刘武都认为,刘启会履行承诺,立刘武为皇太弟,结果刘启册封自己的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窦太后和刘武很是失望和气恼,虽然刘启将刘武的封地和赏赐一再加码,窦太后心里还是不满,但也无可奈何,毕竟他才是皇帝,而刘武也还算不错,虽然拥有广阔的封地,而且兵力财力超过长安城内的国库,他始终还是没有做出兴兵起反夺位的事来。


为什么是刘启的庶子被立为太子呢?


因为刘启的皇后小薄氏没有生育,虽然她性情温良,对刘恒和窦太后很是恭谨,但是刘启就是不喜欢她,对这个由祖母薄太后硬塞给自己的皇后,怎么看都看不顺眼。


一开始,窦太后对于和自己一样被丈夫冷落的小薄氏很是同情,很照顾她,后来,渐渐地,时间长了,她对于小薄氏的扶持一点点磨损了她和儿子刘启之间有限的母子情,她就放弃了,不再照顾小薄氏了。


庶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后,小薄氏被寡情的皇帝丈夫刘启废掉了,刘启的后宫开始了皇后之位的激烈争夺战。


窦太后一概不理也不管,由着她们闹去,她在意的根本就不是谁当皇后,而是自己的小儿子刘武当皇帝。


所以,当刘启后宫闹剧升级,刘启废了太子刘荣,窦太后声都不吱,废了更好,太子之位正好腾给刘武。


当窦太后再次提议刘启立梁王刘武为皇太弟时,刘启的心里是拒绝的,但是怎么说出口呢?

还是那个敢说直话的袁盎再次冒出来了:梁王不能当储君,绝对不行。


有人反对,刘启可算找着由头了:娘啊,不是我不答应你,你看,这大臣们反对呢,咱们以后再说。


窦太后再次失望了,刘启吸取教训,赶紧册封了王美人为皇后,再立了第九子、时年七岁的“嫡子”刘彻为太子,这自然是他亲姐姐馆陶公主和他的王皇后共同努力的结果。


梁王刘武干瞪眼了:老母亲都靠不住,我还能靠谁,生气的小王子(这时已经是老王子了)要杀人,既然那个袁盎带头反对我得储位,那就杀他。


袁盎被杀了,刘启掰着脚指头都能猜到是刘武下的手,杀手很快被抓了,一审之下,招出了是来自梁国。


刘启很生气,连朝廷重臣都敢杀,不断地派使者去梁国查案、查出给杀手下命令的是羊胜、公孙诡,刘启下令逮捕二人,刘武不交人,这哪能交啊,交上去不就把自己给供出来了。


但是不交人又不行,于是刘武逼着羊胜和公孙诡自杀了,刘启没有人证,无法给刘武定罪。


刘武也知道害怕了,赶紧派内史韩安国到了长安,先去见姐姐长公主刘嫖,通过她走母亲窦太后的路子,窦太后一插手,刘启也只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刘武得知没事了,才敢亲自来长安,但他又不敢公开进长安城,而是偷偷进去的,一进城就躲藏到姐姐长公主刘嫖的别苑里。


皇家派去迎接梁王的使者就接了个空,窦太后一听,大哭大闹:肯定是你们得到了皇帝的命令,杀了我儿子,要不然咋不见人影呢?


刘启这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刘武这才背着刑具进宫亮相,表示自己请罪之诚,窦太后一见着刘武,不哭也不闹了,刘启松了一口气,自然不会再追究。


从前是真正的兄友弟恭,如今兄弟俩是当着老太太面就表演团结友爱,一离了老太太跟前就互相忌惮。刘武知道哥哥不再待见自己了,只好越发地孝敬老娘,有老娘在,才有他的好日子过。


四年后,刘武再次入京朝见,他照旧向刘启上奏请求延期留住长安。


按照从前的习惯,这道奏折不过是个过场而已,梁王留京已是惯例了,窦太后想让他多在跟前住些日子,但是这一次,刘启没有批准:都守规矩,时间到了就回自己封地去。


刘武灰溜溜回去了,心情自然很不好,不知道老哥这是几个意思,这么惴惴不安的,半年后刘武中暑死了,年仅四十。


窦太后伤心欲绝,绝食泄恨:是刘启害死了我的好儿子。

刘启好心塞:刘武是你的好儿子,我就连你的儿子都不是吗?从小到大,一直偏心,一直偏心啊。


可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窦太后真把自己饿死了,这是大不孝啊。


刘启没办法了,只好去求助最了解母亲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刘嫖给他支招:破格封赏刘武的子女,老太太看在小孙儿孙女们的面子上,就好了。


窦太后果真肯吃饭了,刘启赶紧:为梁王刘武上谥号曰“孝”,因此,史书上提及刘武时,都要称他为“梁孝王”;将偌大的梁国分为五份,让刘武的五个儿子平分(长子刘买继承梁王的头衔,史称梁共王;次子刘明封济川王;三子刘彭离封济东王;四子刘定封山阳王;五子刘不识封济阴王);刘武的五个女儿,也都各自分得了一份汤沐邑的地盘,她们的实际收入赶上了刘启的亲女儿、公主们。


刘武本来就做个富贵尊容的梁王挺好的,有窦太后和刘启罩着,谁敢动他,窦太后偏偏老想让他当皇帝,结果,皇帝没做成,把自己给折腾死了。


窦太后再接再厉,接着溺爱刘武的儿子们,这五个好孙子,有四位恃宠行凶、滥杀无辜,最终都被废去了封国、甚至还有废至庶人、沦落无踪的;唯一的一个保住王位的刘武长孙刘襄,也因迕逆不孝被削减了八城封地,王后任氏当街斩首。


溺爱害死人啊!


窦太后偏爱刘武和刘武的孩子们,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刘启,对于刘启的儿子们自然也是一个都看不上眼,尤其不喜欢刘彻。


不过老太太反感刘彻是有道理的,因为刘彻这个太子之位,是他的生母王皇后联合馆陶公主一起害死了前太子刘荣才得来的。


窦太后虽然不喜欢刘启的儿子们,但是怎么说刘荣也是长房长孙,怎么说那也是窦太后的第一个孙儿,却被她们害死了。


不能收拾王皇后和馆陶公主,窦太后坚决要收拾与刘荣之死有关联的郅都,刘启偷偷封郅都做雁门太守,让他离长安,离窦太后远远的。可是,尽管郅都一到雁门关就把匈奴吓得闻风而逃,守边有功,窦太后还是不放过他,刘启只得下令处斩郅都。


幸好王皇后给刘彻娶了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做太子妃,不然按照窦太后的脾气,别说太子之位,估计连性命都不会给刘彻留下。


景帝刘启去世,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陈阿娇成了皇后,王皇后成了王皇太后,窦太后成了窦太皇太后。

后宫还是窦太后当家,刘彻和王太后母子的日子并不舒心,但是因为馆陶公主的周旋,汉武帝刘彻、王太后和窦太后之间还算能相处。


刘彻赶紧封了母亲王娡的异父同母兄弟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这两个舅舅同早在王娡称后时就已分封的同父哥哥盖侯王信一起,组成了王太后身后的外戚集团,与窦太后身后的窦家集团抗衡。


权力纷争中,窦太后一直占据上风,她逼着推崇儒家的刘彻把明堂毁了,把几个亲信儒生和大臣给杀了,把自己侄儿窦婴也给免官了,她甚至还想废了刘彻,但是这个事需要“曲线救国”。


于是,窦太后揪住了刘彻成婚几年,但是一直无子这个把柄,要推选刘彻的叔父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的那个大叔)为皇太叔。


十八岁的刘彻郁闷死了,表姐老婆陈阿娇自己不生育又不让他接近别的女人,后宫哪来的儿子做太子?


馆陶公主不得不再次发挥小棉袄精神,进宫劝阻窦太后,在她的一番努力之下,皇太叔没有立成,倒是给了刘彻四处寻芳的借口——要赶紧生儿子立太子。


很快,刘彻收到大姐平阳公主送的大礼:歌伎卫子夫,卫子夫的怀孕,从根本上推翻了“陈娇不育,其症在刘彻”的假设,窦太后无话可说,刘彻皇位坐稳。


刘彻这憋屈的皇帝做了六年之后,窦太后终于病逝了,临终前,她留下最后的遗言是:太皇太后宫中的所有器物,以及自己的所有积蓄财产,全部归刘嫖所有。


窦太后一去,盛极一时的窦氏外戚渐渐没落,王氏外戚开始隆重亮相。

当年刚刚来到长安,进入皇宫的小宫女窦猗房,她是那么地单纯、温顺、节俭、无攻击性、安于平淡;


但是她的一生又似乎早已经被命运注定了不会平凡,因为她一进宫就被吕雉选中为侍女;


后来她又阴差阳错做了代王刘恒的妾室;


再后来因为她的孤零清苦的身世反而帮助刘恒登上了地位,她自己做了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窦猗房会抱怨命运吗?


显然不会,而且相反,她感谢命运的安排。


她性格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就是逆来顺受——命运给予什么就接受什么,包括接受丈夫的冷落,包括在被冷落之中不作妖、不折腾,依然安守本分、惜命惜福。


所以,窦猗房的命运中有安然和坦然,但是没有绝然,她是那种把一切都咽下去,然后继续若无其事走下去的女人,命运终究是眷顾了这样的女人。


延伸阅读:1:刘邦    2:吕后    3:薄姬  4:汉武大帝   5:卫青霍去病


▼只要您动动手指点击一下下方广告,就会给小编带来收益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